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

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             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

③都由知识分 子领导            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五四运动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因此,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爱国救亡运动,故①是共同之处;1895年的《马关条约》引发了“公车上书”,1919年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引发了五四运动。故②是共同之处;“公车上书”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领导的,在北京领导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是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故③是共同之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公车上书”不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故④不是共同之处。由此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18、20、21日,日本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议,要求镇压学生的反日活动……26日,上海2万多学生罢课。”上述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应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北伐战争

D. 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A. 《民报》    B. 《申报》    C. 《新青年》    D. 《每周评论》

 

查看答案

首先举起义旗,掀起护国战争的历史人物不包括(   )

A. 黎元洪    B. 蔡锷    C. 李烈钧    D. 唐继尧

 

查看答案

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规定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 是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D. 是辛亥革命的唯一成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