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首先攻破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

(1)材料一表达了林则徐的什么决心?能证明他这一决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被迫打破隔绝状态的开放行为具体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旧制度”指什么制度?在旧制度解体的过程中,截止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了哪些破坏?

 

 

(1)严禁鸦片的决心。虎门销烟。 (2)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封建制度(或封建专制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割香港岛给英国,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可知材料表达了林则徐严禁鸦片的决心。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所以能证明他这一决心的历史事件是虎门销烟。 (2)根据材料二“英国的大炮首先攻破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之一就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根据材料二“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旧制度”指封建专制制度;在旧制度解体的过程中,截止第二次鸦片战争,割香港岛给英国,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它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可知,这报道的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长幼,但都属兔)。”这三个“兔子”最早发起的运动是

A. 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C. 一次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

D. 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一位老人说:“从前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要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当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B. 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

C.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 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A. 1917年

B. 1916年

C. 1927年

D. 1926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