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二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义和团歌谣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四  1911年后出现的风靡一时的漫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割地求和”指签订了什么条约?

(2)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列强发动了一次什么战争?战后与中国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

(3)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抵抗。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两位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并简要说明其英雄事迹。

(4)材料三中孙中山“为中国谋幸福”而领导的革命是什么?孙中山领导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3)人物和事迹言之有理即可; (4)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5)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 【解析】 (1)根据材料一“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蓄意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史称“甲午中日战争”。所以“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内容之一,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所以“割地求和”指签订了《马关条约》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发动了侵华战争。战后与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顽强抵抗。如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见,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成功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94年9月,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为中国谋幸福”而领导的革命是辛亥革命;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因此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5)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誓词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请列举两例该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名称。李鸿章等人筹建了三支新式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个?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展开了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的临时大总统是谁?他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4)据材料四,陈独秀等人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请列举这一运动中除陈独秀外的两位代表人物。

(5)请概括上述几次运动即中国近代探索历程的发展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

材料三  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又北上攻占浙江定海。接着,英国陈兵天津白河口,向清政府提出赔款、割地、通商等无理要求。道光帝惊慌失措,连忙派大臣与英国谈判,后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此后两年中,英国侵略军不断扩大侵略,炮轰广州,先后攻陷厦门、宁波、镇江等地。

材料四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危害?为此,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中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3)材料三所述指什么事件?该事件与材料二事件有何关系?

(4)根据材料四,请你判断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有什么重大影响?

(5)从材料所述史实,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 )

A. 深人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B.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C. 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D. 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查看答案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 开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先河    B. 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 使中国首次出现革命政党    D.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A. 近代化的探索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