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悟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1)材料一中“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的原因是什么?试运用史实说明运动中“民族感悟最强、最普遍的表露”。(举1例)
(2)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希望全国工商各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了!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低头!
(3)材料二中满腔热情的告白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材料三 革命声传画航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题诗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结合材料三、四,列举一件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思想准备的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你对“焕然一新”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12.2)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1)请准确工整抄写以下句子“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
(2)材料二中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3)材料三中“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
材料四 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4)材料四中的“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是在哪个条约中应允的?此条约中的哪一条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灾难的认识。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 四渡赤水 B. 强渡大渡河
C. 飞夺泸定桥 D. 翻雪山过草地
在一次专题学习中,某同学将该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地位概述为: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如果需要你再补充内容,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
A. 它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B. 它是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 它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观察下图,指出两次起义给中国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 )
A. 必须尽快发动农民起来革命
B. 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 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