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馀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第四》

材料二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公教导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四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1)材料一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有哪些?(答对两点即可)

(2)材料二、三、四说明当时的受封诸侯对周王主要尽哪些义务?(答对两点即可)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亲属、功臣以及一些帝王的后代等。(答对两点即可) (2)定期朝见、纳贡,随天子出征等。(答对两点即可) (3)拱卫王室,开发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弟周公旦于曲阜……馀各以次受封”的信息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有亲属、功臣以及一些帝王的后代等。 (2)根据材料二“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和材料三‘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和材料四“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的信息可知,当时的受封诸侯对周王主要尽的义务是定期朝见、纳贡,随天子出征等。 (3)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加强了统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二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原始居民的生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二  董仲舒做江都相的时间并不长,但在扬州却留下了许多遗迹,这些古迹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如今修缮的正谊书院内的董子祠便是其中之一,董子祠全国三座,但扬州保存得最为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材料三  唐太宗经常教导他的孩子们:“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四  和谐社会是对某种以人为本的、彼此合作与宽容而没有冲突的社会形态的美称,也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汉朝哪位皇帝接受了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建议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他在思想领域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使汉朝形成“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出于同样的目的,秦始皇曾在思想领域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统治?

(3)据材料三,唐太宗是大唐盛世的奠基人。他在位时采取了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开创了唐初的繁荣时代,史称什么?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儒家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一些合理成分值得借鉴?

 

查看答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如此评价:“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认真观察下图,对这一造福千秋工程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它是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B. 渠首工程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C. 内江用于分洪,外江用于灌溉

D. 鱼嘴是分水堤坝,宝瓶口是内江下游出水口,飞沙堰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并减少泥沙淤积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商鞅的言论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中最能体现“以法治国”思想的是(    )

A. 建立县制    B.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D. “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查看答案

以下主张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匹配正确的是(        )

A. “兼爱”“非攻”——老子    B. “仁”“爱人”——墨子

C. “无为而治”——孔子    D. “仁政”“轻徭薄赋”——孟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