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这场战争” 是指什么战争?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2)材料二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三 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3)材料三中“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材料四.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这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变法通议》
(4)概括出材料中所表达的主张。这一主张在百日维新内容中有什么具体表现? 19世纪 90年代,倡导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两个主要代表人物。
(5)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历史长河中,制度的创新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管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之十开辟了登仁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这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2)依据材料二,指出元朝“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是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有哪些职能?
材料三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3)材料三中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目的? “不许立丞相”明太祖采取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 故机务及用兵皆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赵翼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这是清代设置哪一机构形成的局面?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明清时期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对外开放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
材料二 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除蒙古人的元朝这段短暂的时期外,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2)依据材料二,从范围、内容、兼容等的角度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材料三、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3)材料三反映出外贸所得在宋代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时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依据材料四,指出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政策给中国发展带来哪些危害?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关系和对外政策的认识。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A. 清朝阶级矛盾尖锐
B. 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下列哪次战争之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礼物”是指 ( )
A. 列强在华办厂
B. “门户开放”政策
C. 列强在华兴修铁路
D. 《辛丑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