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发生在公元前206~202年的楚汉之争,时间上可表述为
A. 公元前3世纪初
B. 公元前3世纪末
C. 公元前2世纪初
D. 公元前2世纪末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 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 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小明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画了一幅三国示意图,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局势的是
A.
B.
C.
D.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淝水之乱
D. 赤壁之战
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 侧重史书记载 B. 注重史料考证
C. 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 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东汉末年,中原某地瘟疫流行。当地人民采用的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可能是
A. 服用“麻沸散”,提高对瘟疫的免疫力
B. 清晨练习“五禽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C. 通读《伤寒杂病论》,掌握防治方法
D. 邀请孙思邈就地行医讲学,宣传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