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 甲骨文 B. 大篆 C. 小篆 D. 隶书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 夏朝
B. 西周
C. 商朝
D. 东周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如下图)。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B. 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
C. 炎、黄二部族联合成后来华夏族主体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如图,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面示意图
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