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累积的生产经验,...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累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该著作成书于

A. 汉朝

B. 北朝

C. 唐朝

D. 明朝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我国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书中介绍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人物中,为解决下图所示问题,向汉武帝提出建议并被采纳的是

A. 主父偃

B. 董仲舒

C. 霍去病

D. 司马迁

 

查看答案

与下图“轩辕故里”有关的人物是

A. 炎帝

B. 大禹

C. 黄帝

D. 商汤

 

查看答案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方案”,是我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2017年2月,这一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及这一“和平制度”的实质是什么?“战争才刚刚开始”的寓意是什么?这一“战争”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国家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区域经济合作”在欧洲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图示中的环状结构体现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材料四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世界格局的“过渡期”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查看答案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以此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就是改革更深化、开放更扩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2)材料二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材料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什么?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哪次会议上?

 

查看答案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有不断前进的动力。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幅作品出现在哪次运动中?这两幅作品都宣扬这次运动的核心是什么?)这次运动的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发展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摘编自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

(2)据材料二李鸿章认为要自强的关键是什么?材料二还反映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什么重要作用?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4)材料四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此陈独秀发起了什么运动?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思想解放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