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张相同点有
A. 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 B. 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
C. 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 D. 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
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
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相互学习借鉴、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当今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农作物中,有一种是河姆渡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它是 (填字母序号);有一种是西汉时从西域传到中原的,它是 (填字母序号)
材料二:
(2)依据材料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主要有哪两种类型?
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二中北方人口南迁就导致了材料三中“时和年丰,百姓乐业”的结果?
材料四: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见下图)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说说人口大迁徙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有四个单元,分别是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以时间空间为序展现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发展状况。
(1)请说出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2)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最早的统一国家呢?
(3)春秋战国时期有三个主要特征,请说出其中的一个。
(4)大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潮流,西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主要在哪一位皇帝?三国两晋南北朝如此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有一个短暂的统一,该政权是?
(5)七年级上册课本第16课三国鼎立分为三个子目:两个战役和一个局面,请按照课本的顺序(它以时间先后为序)完整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