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落后致屈辱)
材料一: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这种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
(救国于危难)
材料二: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瞽!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秋瑾《如此江山》
(革命新曙光)
材料三:“为血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时代的序幕。
(开辟新天地)
材料四:我们党的纲领如下:①确定党的名称为.......;②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1)“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具体指什么战争?
(2)“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什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材料三中“时代”指的是什么?这次学生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4)材料四中“我们党”是哪一党派?“我们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她领导的什么运动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
材料二: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 的黑暗。”
(1)材料一救国方案中“我反”、“我学”分别对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在材料二中,孙中山赞颂的是哪次起义?他领导的什么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3)材料三中的话,你认为是出自哪一人物之口?他认定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毕业后做医生。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孙中山对待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他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1)材料一中的这场革命是什么?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放弃从医生涯走上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请你列举孙中山从事革命后的重要活动 (列举两例即可,一例一分) 。
(3)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什么宪法文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三:“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四:“他们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1)材料一的思想出自太平天国运动的什么纲领文件?
(2)材料二所开展的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后期建立了哪三支近代海军?
(3)依据材料三的思想,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该运动失败后,矢志为变法献身的是谁?
(4)材料四是指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一桩桩侵华的罪行,记录着中国苦难的岁月,成为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见证。面对列强的侵略,华夏儿女奋起抗争,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现出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什么?
(2)是谁在虎门销烟中彰显了中国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谁率军收复新疆,挫败阿古柏分裂祖国的野心?又是谁在黄海海战中驱舰冲向“吉野”,壮烈殉国?
中共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
①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③有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新前途
④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