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条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1)商鞅变法;行县制,奖励生产. (2)奖励军功. (3)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说汉语.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依据材料“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得知是推行县制;依据材料“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得知体现了奖励生产。 (2)依据所学商鞅变法内容之一“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并结合材料“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可知,张三因为奖励军功这一措施而获田产。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依据材料“魏主欲变北俗”这句可得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依据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知改革内容为说汉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的思想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论语》英译本前言(1691年出版)

材料二:(秦始皇)“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三: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材料一提到的“这位哲学家”是哪位历史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指的是汉武帝的哪项具体措施?

(3)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简析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有何不同?

(4)根据材料四,请说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

 

查看答案

改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魏主(孝文帝)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汉姓

 

(1)材料一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事件产生的主要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反映了哪次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读《西汉后期疆域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长安    B.西域都护府    C.敦煌郡

 

查看答案

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江陵        B.赤壁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三国时期。吴国和蜀国控制着南方,北方人民携带着种子、工具,大批迁往南方。孙吴政权组织军队和百姓屯田、开垦荒地,推行牛耕。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明显提高,在江南手工业中,会稽的越布是著名的特产,制瓷和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东晋和南朝先后统治南方,这时,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南方人民广种水稻,并推广种植原产北方的麦、豆等农作物,促进农业的发展,南方手工业中织锦、制瓷和造船技术有很大提高。建康(今江苏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内容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B”;是以上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C”。

(1)南方在三国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都得到了开发。(   )

(2)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   )

(3)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是三国及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开发的重要原因。(   )

(4)三国及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粮食产量都有明显提高。(   )

(5)建康是三国及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政治中心。(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