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尼罗河定期泛滥,给沿岸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B. 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C.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D. 人民群众是古埃及文明的创造者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促进了古埃及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以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产生了有重要影响,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说法是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角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错误估计的依据。指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在这场战争中的体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如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面对日军侵略,中共中央在九一八事变后随即发表宣言,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影响和领导下组织抗日义勇军,一度形成抗日斗争的高潮。之后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斗争的主要力量,活动范围遍及70余个县。一批当时反映抗战的文艺作品如《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鼓舞着仁人志士走向抗日前线。继东北爱国军民开始抗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屡掀高潮,上海军民进行了“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一线和察哈尔、绥远等地的爱国军民相继展开了英勇抗战,从而使局部抗战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前六年的局部抗战极大激发了全民族救亡图存的意识,此后,为促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准备了全民族抗战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六年局部抗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提出“十四年抗战”的意义。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战场,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所组成。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抗战史的研究一直集中于敌后战场方面,对正面战场的研究较少,评价也欠客观。这种现象近年来有很大改变。一批研究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论著相继问世。这反映出()

A. 历史研究趋向客观性

B. 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C. 抗日战争研究为热点问题

D. 史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

 

查看答案

教育部基教司2017年1号函件指出:在中小学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这一举措凸显出()

A. 九一八事变表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C.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D.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的贡献

 

查看答案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某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

A.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 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 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D. 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