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

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中国人听了高兴”是因为毛泽东要来重庆

A. 签订国共合作宣言

B. 商议推翻北洋政府

C. 解决西安事变

D. 进行和平谈判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中的事件都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以上内容出自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一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抗日根据地力量的发展为下列哪个战役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抗日根据地力量发展统计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查看答案

口述史料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如果要采用口述史料来研究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的相关事实,下列选项符合的是

A. 《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B. 《李宗仁回忆录》

C. 《国民党正面战场空军抗战纪实》

D. 《黄河大合唱》

 

查看答案

日本全面侵华、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事件是

A. 七七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华北危机

D. 淞沪会战

 

查看答案

“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材料中张学良“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是指

A. 发动“兵谏”,逼蒋联日

B. 反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C. 主张继续剿共

D. 发动西安事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