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此,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阅读材...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此,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伦敦电,英国泰晤士新闻纸刊有报章云:日本攻取旅顺时,戕戮百姓四日,非理杀伐,甚为惨伤。又有中兵数群被其执缚,先用洋枪击死,然后用刀肢解。据云,日兵亦有数人被中兵所杀。惟日本士卒行径残暴若此,督兵之员不能临时禁止,恐为终身之玷云。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电(1895年1月13日)

材料二:下图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广场上的残历碑

材料三:只要国民政府还盘踞在汉口,汉口就是主要以西北各省为其势力范围的共产军和主要控制着西南各省的国民党军之间的接合点,和两党合作的楔子。因此,蒋政权始终指导着抗日民族战争,事实上发挥着中央政权的威力。

所以,首先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汉口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占领了汉口,才能切断国共统治地区的联系,并可能产生两党的分裂。

——昭和研究会中国问题研究所:《关于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办法》

材料四: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五: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材料一英国报纸报道了哪个事件?发生于哪次战争期间?结果如何?

(2)材料二事件的爆发带来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进攻汉口的原因。为了保护汉口,中日双方爆发了哪场战役?结果中国战败,但客观上对中国的抗日形势有何作用?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国家设立纪念日的意义。

 

(1)事件:旅顺大屠杀。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2)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原因:①日军攻陷汉口,将摧毁国民党领导抗日战争的军事、政治中枢。②切断国共统治地区的联系,破坏国共合作。 战役:武汉会战(或武汉保卫战)。 作用: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4)①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③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①告诫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②有利于警醒国人,捍卫胜利,守护和平。③要努力实现国强富强,才能避免悲剧重演。④作为青少年要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一“日本攻取旅顺时,戕戮百姓四日……李鸿章致总理衙门电(1895年1月13日)”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报道的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战败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2)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是1931年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依据材料三“汉口就是主要以西北各省为其势力范围的共产军和主要控制着西南各省的国民党军之间的接合点……因为占领了汉口,才能切断国共统治地区的联系,破坏国共合作”可知,日本进口汇款的原因是:①日军攻陷汉口,将摧毁国民党领导抗日战争的军事、政治中枢。②切断国共统治地区的联系,破坏国共合作。为了保护汉口,中日双方爆发了著名的武汉会战。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4)依据材料四“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其重要意义是:①告诫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②有利于警醒国人,捍卫胜利,守护和平。③要努力实现国强富强,才能避免悲剧重演。④作为青少年要为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列强的铁蹄下遭受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始了艰难的复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材料二: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四: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阳铁厂”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指的是颁布哪部法律文件?是哪个历史事件的重要成果?这部法律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革命党人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3)材料三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的原因是什么?袁世凯死后中国社会陷入什么局面?

(4)材料四反映的是近代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取得什么重要成果?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列因果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流行

B. 科举制度废除——京师大学堂

C. 抗日救亡——《阿Q正传》

D. 维新变法——废除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呼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

B. 产生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C. 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D. 得到外国的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支持

 

查看答案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是

A. 转战陕北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中国人听了高兴”是因为毛泽东要来重庆

A. 签订国共合作宣言

B. 商议推翻北洋政府

C. 解决西安事变

D. 进行和平谈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