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我们来探究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回答...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我们来探究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对于中华民族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4)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有何特点?其原因有哪些?

 

 

(1)分封制; (2)北方民族内迁有利于北方民族的融合;中原汉族南迁有利于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3)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此后,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4)特点:出现民族大融合。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诸多的诸侯国,受封的诸侯必须定期朝觐周天子,纳贡,跟随周天子带兵打仗。 (2)依据所学可知,西晋末年,匈奴等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际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中原汉族纷纷渡江南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使南方经济得到大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缫丝、织布、制瓷业快速进步、商业贸易及城市的繁荣发展。 (3)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此后,传统的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元朝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与汉族长期杂居,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各民族杂居交往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结合材料一说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的对内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下面是关于古代雅典陶片放逐法的一副漫画。

(2)下图的民主措施是雅典哪位执政官确立的?

结合材料二和课本知识请简要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三: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

(3)材料中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事件?结合材料三说说此改革之后的日本成为了怎样的新的封建国家?

(4)综合上述改革,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八年级小华同学开展了以“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相互影响”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以下人物活动不能列入“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栏目的是

A. 张骞出西域

B. 鉴真东渡

C. 遣唐使来华

D. 文成公主入藏

 

查看答案

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五铢钱、五铢陶范母、《礼仪》竹简丝绸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 春秋战国

B. 汉朝

C. 南北朝

D. 隋唐

 

查看答案

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等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 唐朝妇女缠足、坐轿;宋朝妇女骑马、打马球

B. 唐朝长安城内坊、市分开;宋朝市场散布在官邸民宅之间,城市瓦子勾栏随处可见

C. 唐朝活字印刷技术日渐成熟;宋朝指南针、火药得到广泛应用

D. 唐朝海外贸易兴盛,设市舶司;宋朝景德镇成为瓷都

 

查看答案

2018年11月28日,中国“藏医药浴法”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它在自身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部分汉地的中医理论。藏医在发展过程中可供参考的古代汉地中医的典籍有

①《黄帝内经》

②《伤寒杂病论》

③《齐民要术》

④《金刚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