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谋世界悠久之和平,贯彻公理战胜之精神,青岛胶济应直接返还我国,‘二十一条’ 条约亦当然废除,务望诸公力持到底,不获所愿不签和约”,“青岛问题请以死争,否则以头血溅诸公”。上述电文反映的主题是
A. 自强、求富 B. 外争主权 C. 和平、民主 D. 内惩国贼
李学通在《袁世凯剪发辫日期考》中记载,1912年2月16日内阁总理袁世凯剪除发辫,“以为各界之倡”。很快,社会各界纷纷效仿。上述材料可说明
A. 剪发辫是辛亥革命后的大势所趋 B. 袁世凯崇洋媚外思想严重
C. 袁世凯及国人的卫生观念提高 D. 袁世凯认同自由平等思想
近代中国的一些思想家认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和专制不并存”,“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据材料,这些思想家提出的口号最可能是
A. 师丈长技以自强 B. 民主、科学 C. 打倒列强,除军阀 D. 民族、民权、民生
袁世凯死后,靠利禄结合的军队四分五裂。此后“在他们手里,本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的武装、军队变成了一己私有之物;私有的武装、军队又分割地方,形成了私有的地盘”。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 金田起义爆发 B. 新式陆军筹建 C. 北洋军阀割据 D.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明确表示:“民国者,民之国也。 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这表明中华民国
A. 追求民族平等 B. 实现了真正的民主 C. 争取民族独立 D. 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它是中国清朝末年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材料中的“它”指
A. 华兴会 B. 兴中会 C. 同盟会 D. 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