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目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自强运动。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口号是什么?
材料二:乃知其浩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
(2)材料二与“自强运动”相比,“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
(3)哪一运动践行了材料二的思想?结果怎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圆明园内正上演着昆曲《惊梦》,歌舞升平……列强入侵的炮声……大清王朝纸醉金迷的沉梦就此被粉碎。
——摘编自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入侵的炮声”来自哪次战争?列强发动这场战争的借口是什么?
材料二:列强入室,赤县刀俎;割我宝地,掠我财富。
(2)请结合《南京条约》的相关内容,说明材料二中的“割我宝地,掠我财富”。
材料三:中国的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还像一个“大葡萄叶子”,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已经变成了一个上半部分被挖去的残叶,好听些说它像“公鸡”的形状,其实是想掩盖我们的屈辱。
(3)根据材料三,说明欲掩盖的屈辱是什么?试再举一例,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带给中国的屈辱。
以下属于鲁迅成就的是
A. 《女神》
B. 《子夜》
C. 《狂人日记》
D. 《家》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而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多少年殖民统治的结束
A. 30年
B. 35年
C. 45年
D. 50年
孙中山认为,过去的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A. 发动了辛亥革命
B. 创办了黄埔军校
C. 领导了北伐战争
D. 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