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一个小封建主对他的封君毕恭毕敬,而对他的封君的封君却敢于出...

在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一个小封建主对他的封君毕恭毕敬,而对他的封君的封君却敢于出言不逊。这是由于当时西欧实行的制度是

A. 奴隶制度

B. 民主共和制

C. 封建等级制度

D. 君主专制制度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但任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时,改变了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办法,实行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君服兵役。一个大封君相对于国王或皇帝来说是封臣,国王和皇帝是他的封君;但相对于这个大封君自己分封的中小贵族来说他就是封君,由他分封的人则是他的封臣;依次类推,直至最低一等的普通骑士,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在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封臣只对他的直接封君负责,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图片反映其贡献的是       (    )

A.

B.

C.

D.

 

查看答案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圆梦中华”,就必须要走“中国道路”。

这里的“中国道路”形成是在哪年哪次代表大会上?

A. 1982年中共十二大    B. 1987年中共十三大

C. 1992年中共十四大    D. 1997年中共十五大

 

查看答案

桐城某校历史教师用诗歌形式作课堂小结:“台儿庄胜鼓士气,百团大战坚信心,冼星海作大合唱,悲鸿画马勇向前,侯氏制碱破封锁,众志成城御强敌。”本节课的主题应是(   )

A.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B.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C.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D. 抗日战争的胜利

 

查看答案

“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材料重点强调了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

A. 国共合作抗日    B. 坚持持久抗战

C. 日本战略失误    D. 全民族团结抗战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