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静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请你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知道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
(2)材料二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5)以上材料和问题说明了唐朝在哪些方面的建树?
(6)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唐朝具有一种怎样的时代特征?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入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材料三:见下图(大雁塔)唐朝时,新科进士常在此塔下题名留念。
材料四:这种制度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他们母子俩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请你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哪个皇帝时?
(2)该制度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阶段。其中殿试开始于哪个皇帝?此外,唐代对该制度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哪位皇帝?
(3)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说明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之处?
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上图描述的是________(水利工程名称)
(2)上图A.B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_________
B.余杭指今 _________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按顺序要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4)此河由谁开通,开通此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京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何,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你赞同作者诗中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B. 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C. 节度使势力膨胀,内轻外重 D. 人民赋役繁重
唐朝有一位诗人,其诗歌如实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誉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骆宾王
“和同为一家 ”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
A. 吐蕃 B. 回纥 C. 南诏 D. 靺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