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
A. 过着定居生活
B. 会建造房子
C. 住半地穴式房子
D. 会种植庄稼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半坡居民遗址
2013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走近伟人毛泽东”的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伟人风采)如图所示
(1)图一是中共成立时期的毛泽东,写出中共成立历史意义。
(2)图二是1927年的毛泽东,写出这一年毛泽东领导武装起义的名称、为中国找到的一条革命道路是什么?
(3)图三是毛泽东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出这首诗反映的是那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结果是什么?
(伟人情怀)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1月在河北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胜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4)材料中毛泽东所说的“胜了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大战役?
(5)试分析党中央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指挥的“三大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缅怀伟人)毛泽东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回顾历史,在中华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伟人毛泽东一生的主要事迹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耻辱)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个事件是如何解决的?当时起调停作用的共产党领导人主要是谁?
(同仇敌忾)
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4)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以及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抗战的一次战役。
(全面内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5)请问这三大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6)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什么?
目:根据要求,探究下列各题:
材料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材料一中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材料二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是哪一军事行动?
(2)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哪一年?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你把它概括出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怎样评价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材料三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3)据材料三指出, “这一个世纪” 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