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经历了从“自强,求富”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材料中,“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指的是哪四次侵华战争? 

(2)材料二中,“自强,求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二中“变法维新”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指的是什么事件? 

(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公车上书;新文化运动 (4)学器物(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是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给光绪帝的上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称为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变法维新”开始的标志;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4)依据所学可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从学器物(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报刊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之一。下列报刊出现最早的是

A. 《新青年》

B. 《万国公报》

C. 《申报》

D. 《每周评论》

 

查看答案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 民主共和    B. 民主科学    C. 实业救国    D. 变法图强

 

查看答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 瑞金 B. 太原 C. 延安 D. 西柏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