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以史为鉴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

以史为鉴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判断这是谁发给毛泽东的电报?文中的“陪都”指哪里?

(2)从材料看,他显得“诚心诚意”“以国家利益为重”,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毛泽东明知这是阴谋,为什么还要前往?

(4)谈判最后的结果如何?

 

(1)蒋介石重庆 (2)为发动内战准备时间,欺骗人民群众 (3)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4)签订《双十协定》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可知,此电报是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的电报,蒋介石企图以谈判作为缓兵之计,争取时间加紧备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抗战时期,重庆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陪都。 (2)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企图垄断抗战胜利的果实,企图发动内战,使中国社会退回到抗战以前的老样子。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群众,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3)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4)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引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敌后根据地,他实现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中国共产党在哪年诞生?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的革命活动有哪些?

(3)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你有哪些感想?

 

 

查看答案

活动探究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伟大民族。

(走进历史,整理史料)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请概括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2)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辨认图中的四位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序号填入表格

 

历史事件

人物序号

虎门销烟

 

戊戌变法

 

黄海海战

 

百团大战

 

 

 

(回顾历史,昭示未来)

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泻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3)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结合材料谈谈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学习?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及图片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曾国藩说:今幼童登舟远赴,修习洋夷格致之学,实为我朝制器之必须。练兵以制器为要,制器以人才为先。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什么历史事件?

2)这次事件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材料二强调了什么观点?

4)你如何评价上述历史事件?

 

查看答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首歌曲是

A. 《国际歌》

B. 《义勇军进行曲》

C. 《黄河大合唱》

D. 《英雄交响曲》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

A. 称“老爷”    B. 行握手礼    C. 缠足    D. 行跪拜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