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惜秦皇汉武,言之有理即可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大臣的什么建议,使诸侯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为什么这个建议会被汉武帝接纳?

(2)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哪个大臣的建议?这个建议是什么?

(3)汉武帝除了在政治、思想上加强统一,还在经济上把哪两个方面的经营权收归中央,改善国家财政?

(4)材料三中涉及的秦皇、汉武的相同点是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1)主父偃,推恩令;有利于巩固汉王朝的统治,解决诸侯王问题。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铸币权;煮盐、冶铁。 (4)B。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的建议,使诸侯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这个建议有利于巩固汉王朝的统治,解决诸侯王问题。 (2)根据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除了在政治、思想上加强统一,还在经济上把铸币权;煮盐、冶铁等方面的经营权收归中央,改善国家财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依据材料三“惜秦皇汉武,言之有理即可输文采”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由此可知,二者的相同点是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名字命名了座环形山。你知道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A. 发现了圆周率

B. 编写《九章算术》

C. 推算圆周率

D. 书写《兰亭集序》

 

查看答案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耍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查看答案

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查看答案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是

A. 魏国

B. 西晋

C. 东晋

D. 蜀国

 

查看答案

下列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A. 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

B.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C. 三国鼎立时期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

D. 三国鼎立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