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

《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资政新篇》(  )

A. 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 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

C. 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    D. 主张向西方学习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编》,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所以《资政新篇》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选项D符合题意。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属于《天朝田亩制度》;当时清政府没有全面改革内政,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与《资政新篇》不一致;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A. 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B. 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C. 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 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点正式开通,大桥连接香港、澳门、珠海,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可是170多年前香港岛在鸦片战争中被割占,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

A. 中英战争    B. 鸦片战争    C. 通商战争    D. 夷匪犯境

 

查看答案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让我们回眸人类曾经的危机与战争,促进世界繁荣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第一篇:积极改革,促进发展)

材料一: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为解决材料一中的危机,新兴的苏维埃俄国采取了什么政策?

(第二篇: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材料二:

(2)图示中两大集团是哪次战争的交战双方?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3)战争结束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会议签订了哪些有损中国权益的条约或决定?两次会议的召开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第三篇:历史的沉思)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当今的国际形势?

 

查看答案

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大约每隔百年就会出现一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浪潮,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史无前例的积极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哪一个国家的什么部门?瓦特有什么重大发明?

(2)请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的两项新发明?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者几乎都是科学家,这种现象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5)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学习,概括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材料四: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马克思《美国内战》

(1)材料一是哪国颁布的法律文件?基于此法律该国开始确立起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在历史上称为什么?俄国和日本的“社会变革”的相同点有哪些?

(4)材料四中的“这场战争”是指什么事件?“这场战争”中颁布的哪一文件成为战争的转折点?

(5)上述四国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