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1991年一记者问张学良说:“假如时光能倒流,您还会如此做吗?”张毫不犹豫地回答...

1991年一记者问张学良说:“假如时光能倒流,您还会如此做吗?”张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还是一样那么做。假使事是如此,我还是那么做,别说软禁五十年,枪毙了,我都不在乎。”张学良至今不后悔这件事,是因为这件事在当时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 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B. 全民族的抗战由此开始

C.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标志着十年内战完全结束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有关张学良的事件指的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查看答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查看答案

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的第一个成果是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共同携手合作的战争有哪些?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5)依据上面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部分官员认识到“船坚炮利”的巨大作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富国强兵。……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材料二: 孙中山在传统儒家思想熏染和历史启示下,结合西方社会主义土地学说,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并在中国共产党帮助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进一步发展。在土地所有制问题上,主张通过地主报价,将原租的一部分给予地主,涨价部分归公,与民共享;必要时照定价收买,最终使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成为自耕农。

——摘编自沈渭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材料三: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次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阅读材料请你回答:

(1)材料一说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起了怎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主张 ?这一主张属于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中的哪一方面

(3)材料三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指什么运动?新知识分子认为需要的“更基本的东西”是什么?

(4)材料四中所述“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