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大战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

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大战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这次战役是指(  )

A. 诺曼底战役    B. 偷袭珍珠港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凡尔登战役

 

C 【解析】 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C项符合题意;诺曼底登陆战役发生在1944年,发生在二战的西部战线,明显不符合题意,故A项应排除;1941年底,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战火发展到最大规模,这主要发生在美日之间,故B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凡尔登战役发生在1916年,是一战的转折点,明显不符合题意,故D项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 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 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 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

D. 成功开启美苏冷战模式

 

查看答案

下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状况表,其中造成1913—1950年经济平均增长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代

1870﹣1913年

1913﹣1950年

1950﹣1970年

经济年均增长率

2.6%

1.9%

4.9%

 

 

A. 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B.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 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破坏作用膨胀

D. 美苏争霸的影响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从世界经济危机发展的历史看,每一次规模较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带来包括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在内的‘破坏性创新’。”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破坏性创新”(  )

A. 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确立

B. 国家通过大规模直接干预经济摆脱危机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D. 知识经济出现

 

查看答案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新经济政策    D. 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   )

A. 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 重工业发展迅速

C. 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    D. 完成农业集体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