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逐渐)广种(广泛种植)”,上述史料来自于...

“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逐渐)广种(广泛种植)”,上述史料来自于

A. 《史记.食货志》

B. 《梦溪笔谈》

C. 《齐民要术》

D. 《农政全书》

 

D 【解析】 依据材料“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逐渐)广种(广泛种植)”,反映了甘薯的种植和推广。结合课本所学,原产南美洲的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材料所述的情况只能是明朝中后期有关农业的情况。明朝徐光启的代表作《农政全书》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中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D项符合题意;《食货志》中详细记载了我国历代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和单产数量等统计数据,A项不合题意;《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B项不合题意;《齐民要术》完成于北朝,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 伊犁将军

B. 宣政院

C. 驻藏大臣

D. 澎湖巡检司

 

查看答案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康熙帝

D. 左宗棠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他抨击的是( )

A. 设宣政院    B. 废除丞相    C. 八股取士    D. 设军机处

 

查看答案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

A. 荡平倭寇    B. 赶走荷兰殖民者

C. 击退沙俄侵略者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查看答案

如果你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编剧,请你把下列与元世祖直接有关的史实写进剧本,下列不能选用的是

A. 灭南宋

B. 劝文天祥投降

C. 接见马可.波罗

D. 统一蒙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