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中红军“远征”是指什么事件?
(2)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在红军远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其重要意义。
(4)红军远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5)你认为远征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以后,一部分资产阶级和进步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要求,并形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社会思潮。《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发动在北京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
材料二:康有为托孔子之名及皇帝威严去变法,但他依旧失败了,因为慈禧太后甘心作为顽固势力的中心。清朝皇室及士大夫阶层和民间的顽固势力实力雄厚,形成了一种不可抑制的反潮。加之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力量的弱小,他们所要依靠的皇帝又无实权。
(1)材料一表明康有为等人进行变法时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维新变法的认识。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
A. 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 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 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 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1876年,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
A. 《民报》 B. 《申报》 C. 《每周评论》 D. 《新青年》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 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 解放战争的进程
C.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 解放战争的影响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