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几个世纪后,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经北非传到欧洲。造纸技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材料三:司马迁的父亲是汉武帝初期的太史令,学问渊博。父亲死后,司马迁当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读国家收藏的图书、文献。他决心写一部像《春秋》一样的历史书,谁知道开始写作不久,因替朋友辩白,惹怒了汉武帝,关押在监牢中。司马迁不知多少次想到死,但一想起刚开头的著作,他又鼓起勇气生活了下去。出狱后,司马迁更加发奋写作,终于写成了一部历史巨著。
材料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我国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在这一时期,“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写成《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当时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又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一生都致力于数学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运用前人的“极限”思维,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第七位,……
(1)根据材料一二问答,纸最早出现于我国什么时期?谁为改进造纸术做出来巨大贡献?
(2)材料二中司马迁所写的巨著,写作的起止范围是?
(3)材料四中所叙述的三个人物,分别是谁?
“读史使人明智。”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历史。
材料一: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
(1)鲁迅曾赞扬《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作者是谁?这部史书的历史地位如何?
(2)材料一中的轩辕氏是传说中的哪个人物?他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
(3)材料二中“天下初定”的时间是在哪一年?为避免“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始皇采取了什么制度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除此之外,秦始皇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还包括哪些内容?
(4)材料三中描述的是什么著名战役?这次战役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你还知道古代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请再写两个。
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初行”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反应了我国人口迁移的走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
(3)材料三描述的是我国什么时期江南怎样的社会面貌?
(4)试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顺应了历史潮流,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材料二:高祖曰:“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魏书·咸阳王禧传》
(1)材料一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材料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2)材料二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哪项内容?这一改革还有哪些措施?请再列举两项。
(3)材料二提到的改革有何积极意义?
(4)结合材料,说说这两次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封建(封疆建国)亲戚,以藩(藩国,诸侯国的意思)屏周(拱卫周王室)。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朝见天子)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攻打)。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三字经》
材料四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阅读上列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并根据材料指出实行这种制度目的是什么?
(2)从材料一二到材料三反应了哪个方面的变化?材料三这一时期的最显著的政治特征是?
(3)结合材料四指出,“始皇”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 李冰——都江堰
C. 贾思勰——《齐民要术》 D. 祖冲之——造纸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