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为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图1中A处是什么政权(或王朝)?依据图1所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材料一:《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2)阅读材料一,想一想南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见图2和表格)

 

 

 

 

 

(3)材料二的图2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有哪些?

 

(1)东晋;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主要原因: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等。 (3)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融合等。 【解析】 (1)结合图1,依据所学可知,西晋经历的短暂的统一后又进入分裂局面号称“东晋十六国”,故图1中A处应是东晋;图1展示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以及统一的趋势,这个时代的特征是政权更替和民族交融。 (2)结合材料一,依据所学可知,西晋未年,由于北方战乱,大量流民向南方迁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引入北方农作物,提高了粮食产量,南方政治安定,南方经济发展起来。 (3)结合材料二中的图2“穿汉服”、表格“用汉姓”,依据所学可知,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依据所学可知,“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进统一的因素有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融合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有人称赞秦始皇:“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二,请你谈谈秦朝人“称赞”秦始皇的理由。

材料三: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2)依据材料三,概括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上述措施体现了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查看答案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汉代丝绸之路》

(1)依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在这条传统的东西方商路的形成过程中,哪些汉朝历史人物做出卓越的贡献?这条商路的开通在当时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2)图2中的丝绸之路最远抵达什么地方?

(3)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你能为“一带一路”的建设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吗?

 

查看答案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禹传位与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楚汉之争﹣﹣秦朝灭亡

C.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D.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查看答案

下列横线两端搭配错误的是

A. 顾恺之﹣﹣《洛神赋图》

B. 贾思勰﹣﹣《齐民要术》

C. 孙权﹣﹣建立蜀国

D. 华佗﹣﹣“麻沸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