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创造...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某校学生为更好的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来参与。

(文字篇)

汉字之美,美在风骨。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而且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

(1)图1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他被称为什么?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2是《兰亭集序》,其作者是谁?

(经济篇)

货币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市场上的一个等价物,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各个阶段的一种里程碑。

(2)图3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图4所示货币是汉武帝时在全国统一铸造的,请说出它的名称。

(思想篇)

材料一“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所说“孔子的智慧”有哪些?(至少两条)用简洁的语言评价一下孔子?

(史学篇)

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高骚。”

——鲁迅

(4)鲁迅先生这句话是对我国古代哪一部史书的评价?这一部史书的体是什么?

(科技篇)(见图5、图6、图7)

(5)根据图5,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成图中的科技名片,A处、B处分别应填写什么?图6张仲景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著作是什么?图7人物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6)通过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你有何感悟?

 

(1)甲骨文;王羲之。 (2)秦朝;五铢钱。 (3)孔子智慧:创立儒家学说;主张“仁”;以德治国;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 评价: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字派的创始人。 (4)《史记》;纪传体。 (5)A:造纸术;B:蔡伦;《伤寒杂病论》;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6)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等。 【解析】 (1)结合图1文字,依据所学可知,商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依据所学可知,图2《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是东晋王羲之。 (2)结合图3,依据所学可知,秦朝时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图四所示是汉武帝统一铸造的五铢钱。 (3)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国,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提倡温故知新等,孔子的智慧惠及后世。 (4)结合材料二,依据所学可知,《史记》在我国史学和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价值,故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无情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 (5)结合图5,依据所学可知,这是造纸工艺流程,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造纸的成本大大降低,有利于用纸的普及。结合图6和题文,依据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辨证施治”,还提出“治未病”理论。《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理论的基础,为中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图7人物是南朝祖冲之,他的主要贡献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6)通过探究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华夏文明悠久灿烂,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等,我们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为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图1中A处是什么政权(或王朝)?依据图1所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材料一:《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2)阅读材料一,想一想南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见图2和表格)

 

 

 

 

 

(3)材料二的图2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有人称赞秦始皇:“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二,请你谈谈秦朝人“称赞”秦始皇的理由。

材料三: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2)依据材料三,概括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上述措施体现了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查看答案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汉代丝绸之路》

(1)依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在这条传统的东西方商路的形成过程中,哪些汉朝历史人物做出卓越的贡献?这条商路的开通在当时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2)图2中的丝绸之路最远抵达什么地方?

(3)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你能为“一带一路”的建设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吗?

 

查看答案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禹传位与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楚汉之争﹣﹣秦朝灭亡

C.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D.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