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2)图片反映了“孔夫子”怎样的政治观点?这一观点体现了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3)孔夫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请列举他的教育名言三句。

材料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材料三  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

材料四  事在四方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材料五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4)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是战国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他们各属于哪一学派?

(5)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6)诸子百家的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

 

(1)春秋;儒家;《论语》。 (2)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3)教育名言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 (4)儒家孟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 (5)百家争鸣。 (6)热爱和平。关注民生。推进法治。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孔子的思想被他的弟子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2)第一问依据图片信息“为政以德”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为政以德体现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3)依据所学可知,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名言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 (4)依据材料信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可知,此内容是孟子的名言,孟子是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依据材料信息“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可知,此内容反映了道家学派庄子的思想;依据材料信息“事在四方在中央“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法家韩非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依据材料信息“当兼相爱,交相利”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墨家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 (5)依据思想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6)开放性题目,热爱和平、关注民生、推进法治;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  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与丝麻。”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其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历史作用?

(3)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4)材料三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为此,两位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其作用如何?

 

 

查看答案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治世”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查看答案

西汉王朝的建立者是

A. 嬴政

B. 刘邦

C. 项羽

D. 陈胜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爆发的地点是

A. 大泽乡

B.

C. 巨鹿

D. 咸阳

 

查看答案

秦统一后使用的货币上铸刻着“半两”二字,其字体是

A. 甲骨文

B. 隶书

C. 小篆

D. 草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