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这是一部文学作品,全诗长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该书被誉为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作...

这是一部文学作品,全诗长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该书被誉为中世纪文学的巅峰之作,作者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这部著作的作者及作品是

A. 但丁——《神曲》

B. 但丁——《哈姆雷特》

C. 莎士比亚——《神曲》

D.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有关知识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可知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材料二:交通要道

请回答:

(1)汉朝时把材料一中“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为什么?是我国今天的什么地方?

(2)这个地区是在哪个朝代、什么时间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官职(或机构)名称叫什么?证明了什么历史事实?

(3)材料二中“要道”指的是什么?说出一位开辟、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我们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查看答案

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1)下图的中间人物是谁?为加强统治,政治上接受谁的建议?思想上上接受谁的建议?

(2)小明同学在学完汉朝的历史后,列了一张表格归纳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是有些内容没有归纳填写完整,请你帮帮他,把表格补充完整,好吗?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主要方面

主要措施

政治

 

经济

 

思想

 

 

 

(3)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材料一: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诗

材料三:

材料四: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之外,还有哪一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材料二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有何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所示信息,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秦朝时期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哪个少数名族的进攻?

(2)东汉末年以来,除该民族与鲜卑、羯之外,还有哪两支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3)建立北魏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4)谁在位时期进行了改革?

(5)其主要措施有哪些?(至少写出4条)

(6)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材料一:《沁园春·雪》里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还看今朝

——毛泽东

材料二:现代着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

(1)材料一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材料二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二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件事是谁做的?

(3)材料三反映的这一政策目的是什么呢?它是谁推行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