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俗话说:“去楚雄州者,当去元谋县;去元谋县者,当去那蚌村。”不为别的,就冲“元谋...

俗话说:“去楚雄州者,当去元谋县;去元谋县者,当去那蚌村。”不为别的,就冲“元谋人”的那两颗牙齿!你知道“元谋人”距今大约多少年?(  )

A. 20万年    B. 70万年    C. 80万年    D. 170万年

 

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因发现于云南元谋县而得名,他们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均摘编自《图说天下》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发生在哪件事情中?“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出该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涉及到“美利坚”的哪两次革命战争?

(3)什么事件点燃了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从而揭开了这个国家革命的序幕?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这个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怎样体现这种思想的,请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中两位人物为建立理想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创立的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思想(理论)分别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838-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变化情况表

时间

铁路里程(单位:英里)

1838年

500

1850年

6600

1870生

15500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写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发明。

(2)材料二中“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科技发明创造对英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材料四

 

查看答案

中国常把一个人遭受挫折或失败称为“走麦城”,而西方则常称为“人生的滑铁卢”与西方这一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马拉    B. 克伦威尔    C. 罗伯斯比尔    D. 拿破仑

 

查看答案

1688年宫廷政变后,英国找到了一个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那就是实行(   

A. 封建专制    B. 君主立宪制    C. “三权分立”    D. 幕府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