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

(2)材料二中“立木为信”、“舌战群儒”的人是谁?他主持进行了历史上一次重要变法,得到了哪位国君的支持?

(3)材料二中的变法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哪一项内容?

(4)农民是否支持变法?请说明理由?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改革者必须具备怎样的精神?

 

(1)齐桓公。 (2)商鞅;秦孝公。 (3)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4)支持;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5)不畏强权,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信守承诺等等。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实力大增,对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立木为信”、“舌战群儒”的人是商鞅;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 (3)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内容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最有利于秦国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制度,最能体现变法性质。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农民支持变法;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所以得到农民支持。 (5)开放性题目,改革者应不畏强权,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信守承诺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优点)者而从(学习)之,其不善者改之。’”

请回答:

(1)孔子是什么时期的哪国人?

(2)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3)你还知道孔子其它的教育观点吗?请列举两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文中赞美的人物是谁?

(2)文中赞美的人物 有哪些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3)文中赞美的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查看答案

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的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了(  )

A. 秦朝习俗,不喜欢穿鞋子,喜欢拄拐杖

B. 秦朝的法律残暴

C. 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D. 那是外来品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的农民起义是(  )

A. 国人暴动    B. 陈胜、吴广起义

C. 黄巾起义    D. 项羽、刘邦起义

 

查看答案

秦末农民战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楚汉之争    D. 城濮之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