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受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的,而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并没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后。故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天国的理想作为现实奋斗的目标,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经济上的平均作为政治动员的口号。”下列文献内容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国闻报》

 

查看答案

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如图).关于这场战争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战争爆发于1840年

B. 战争期间是我国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

C. 我国开始开放上海

D. 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原住中国居民迁出

 

查看答案

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澳门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查看答案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与此馆纪念人物相关的事件是(    )。

A. 虎门销烟    B. 火烧圆明园    C.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 虎门之战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德国工业的起飞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个后起的现代化工业强国不能容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只留给它残羹剩饭,因此德国统治集团叫嚷着“缺乏空间”“领土太小”,迫切的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材料二:《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德国国内反映——政府官员:“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工人:“我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我盼望着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条约毁灭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为巨额的赔款而工作,难道这就是我为和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吗?”

材料三:希特勒年谱

(1)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工业发展的原因以及德国统治集团制定政策的主要目标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凡尔赛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该条约中最能体现此次会议实质的是哪项规定?

(3)据材料三,归纳希特勒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的。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上述思想和行为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