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

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三:“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五: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1907年赴德国访问,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中的“我”是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的主张。

(4)材料四中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5)根据材料五中人物的经历,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们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1)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答出两项即可) (2)李鸿章;因为洋务运动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3)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答政治制度亦可)。 (4)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出一点即可) (5)原因: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口号:民主、科学。 (6)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解析】 (1)依据材料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同时兴办了轮船、铁路、电报等新式民用工业。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李鸿章对洋务运动失败的感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只学习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最终导致失败。 (3)依据材料信息“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康有为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主张。 (4)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 (5)第一问依据图表信息可知,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鲁迅都曾赴日本学习或考察,胡适赴美国学习,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都有外国留学的经历,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6)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19世纪60---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与“求富”; 19世纪末维新派的主张是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民主共和时代;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民主科学时代;这四场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逐步深入,曲折发展的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海鹏教授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描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据此绘制了下图。

结合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这两个事件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分别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图中B段中华民族各阶层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请列举史实两例。

(3)从B段到C段的历史性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举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社会“升出一片光明”所作出的努力两例。

(4)从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得到的启示什么?

 

查看答案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都发生重大变化。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

B.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C.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了民主和平的时代心声

D. 1905年清政府宣布“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制被废除。

 

查看答案

下表是八年一班“历史学习园地”里展示的某人物简历,请你推断该人物是 (    )。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张謇    D. 范旭东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近代化的探索    B. 西方列强的侵略

C.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D.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正确,针对不同战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各具特点的作战方针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③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④国民党军的人数和装备不如共产党军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