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三: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誉为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

材料四: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1)写出材料一中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的至少两位代表人物。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反映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哪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这场“文化启蒙运动”具体指什么?此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1)恭亲王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可知, 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代表有恭亲王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可知,这场“文化启蒙运动”具体指新文化运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为实现材料一中的“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为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等掀起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查看答案

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纲领。这纲领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自强、求富

C. 民主与科学    D. 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19217月,中共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通过了党的纲领。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二大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 毛泽东    B. 李大钊    C. 陈独秀    D. 董必武

 

查看答案

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废除二十一条”

C. “拒绝和约签字”    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