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 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 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 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 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凡尔赛和约》签订
B. 《九国公约》签订
C.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1936年12月,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A. 标志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 基本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 D. 揭开了中华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列表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将列表中空白处补充完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自北洋派欲以武力宰制全国,演成国内之大战乱。此派人本君主时代产物,其脑筋思想与民主政治绝不相容。②从前统割于一皇帝之下,犹可以威权名分,束缚驰骤(奔驰),使服属于一尊。自国体变革,天下为公,此辈乃如游骑无归,不可羁轭(束缚);适当时有一小站练兵之袁世凯,出而率此一班差官马弁,犹可不至溃裂,然已不如从前之令行禁止矣。③迨袁氏既死,主领无人,其中比较有势力者,则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三人。以资格论则徐胜,以实力论则冯、段胜,而成三头政治之奇观
——《戊午周服·北洋系最近分裂状况》
材料二: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毛泽东选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观点。(不得照抄原文)其观点有哪些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分析毛泽东所提出的造成军阀割据的原因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
毛泽东在十年内战中的两次“改向”,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起义,开始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材料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在斗争中红军人员损失惨重。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占了黔北重镇遵义。
(1)材料一中的“起义”指什么历史事件?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中央红军为什么“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二所示历史事件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此历史事件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