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是指
A. 巴尔干——萨拉热窝事件
B. 奥匈帝国——萨拉热窝事件
C. 美国——来克星顿枪声
D. 塞尔维亚——萨拉热窝事件
有人说,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 英法争夺殖民地
B. 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军事同盟
C.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军备竞赛
D. 一战期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
“国会纵火案”、“白色方案”、“虎!虎!虎!”等体现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A. 动荡与变革
B. 世界走向战争
C. 走向多极格局
D. 和平与发展
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A. 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B. 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 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开辟
D. 《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二战前绥靖势力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
A. 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 B. 二战中法国战败投降
C.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D. 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 合理地吸收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B. 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D. 实现了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