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两则材料都可能出自哪位皇帝之口?

(2)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平城”后迁都到哪里?

(4)材料二中“北语”和“正音”分别指什么?

(5)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1)北魏孝文帝。 (2)材料一的中心问题是迁都,材料二的中心问题是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3)河南洛阳。 (4)北语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 (5)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解析】 (1)依据材料信息“魏主、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则材料都出自北魏孝文帝之口。 (2)依据材料一“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和材料二“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的中心问题是迁都,材料二的中心问题是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为了移风易俗,力排众议,494年决定把都城从平城迁都到洛阳。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帝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由此可知,材料二中北语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与西域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的名字。说出一位开辟或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哪些物品、技艺或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中国的哪些物品、技艺或文化传到了西方?(各举两例即可)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4)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中①②处分别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是什么?

(2)图2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实行的一种什么制度?此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当时社会现实和对中国此后历史的深远影响评价这一制度?

 

查看答案

西晋的建立者是     

 

查看答案

佛教产生于     

 

查看答案

秦朝中具有监察事务职能的官职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