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谓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西安事变
C. 重庆谈判 D. 北平和谈
中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C. 北伐战争的开始 D. 中共三大的召开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是指
A. 美英联军 B. 日俄联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古代曾出现众多的、分散的部落,随着时间的发展,历史呈现出由分散走向统一的趋势。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1反映的人物有何事迹(不少于两条)?结合所学知识,给图2起一个恰当的名称。
(2)图2中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可填序号)?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治世”的做法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是什么?在提升军队战斗力方面,“不法古”体现在哪里?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对秦国有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三:
材料四:汉高祖建立西汉后,仍然实行“分天下”(分封诸侯)政策。……这种分天下的体制,可以短暂释放社会活力,带来黄金时代。但像钟摆,并不稳定,不是最终摆向战国(诸侯争霸),就是摆向秦制。
——选摘吴嫁祥《公天下》
(4)材料三反映秦始皇为管理全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5)材料四中“黄金时代”是指西汉哪两位皇帝统治时期?该时期,哪两股势力导致了汉朝出现“像钟摆,并不稳定”的混乱社会状况?汉武帝是如何在政治方面来解决“摆向战国的危机”?
(6)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古代历史呈现哪一特征?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片中的人物是谁?概括材料一,归纳出他思想的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3)材料三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此举深得哪位皇帝的赞赏?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虽然
材料二 和材料三反映出秦、汉时期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统治者的目的相同,请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四: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至于西方,十八世纪儒家思想远涉重洋,对欧洲民主启蒙以至辩法思想的形成,曾经有过正面启发或触媒作用,一度备受颂扬。但随即被贬为无用之物,弃之唯恐不及。
(5)根据材料四分析,儒家思想对其它国家或地区起到怎样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儒家文化?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行之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写出两个即可)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
材料四: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材料三中“兄弟之国”“姬姓之国”有哪些权利?材料四中的这位新皇帝建立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4)材料三、材料四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上述两种政治制度有何显著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