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

“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A. 推翻清朝统治

B. 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C.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一,统一全国

D. 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7月,国民政府开始了北伐,北伐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C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表述不正确;1937年,国共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谓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西安事变

C. 重庆谈判    D. 北平和谈

 

查看答案

中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C. 北伐战争的开始 D. 中共三大的召开

 

查看答案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是指

A. 美英联军 B. 日俄联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古代曾出现众多的、分散的部落,随着时间的发展,历史呈现出由分散走向统一的趋势。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1反映的人物有何事迹(不少于两条)?结合所学知识,给图2起一个恰当的名称。

(2)图2中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可填序号)?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治世”的做法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是什么?在提升军队战斗力方面,“不法古”体现在哪里?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对秦国有哪些积极影响?

材料三:

材料四:汉高祖建立西汉后,仍然实行“分天下”(分封诸侯)政策。……这种分天下的体制,可以短暂释放社会活力,带来黄金时代。但像钟摆,并不稳定,不是最终摆向战国(诸侯争霸),就是摆向秦制。

——选摘吴嫁祥《公天下》

(4)材料三反映秦始皇为管理全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5)材料四中“黄金时代”是指西汉哪两位皇帝统治时期?该时期,哪两股势力导致了汉朝出现“像钟摆,并不稳定”的混乱社会状况?汉武帝是如何在政治方面来解决“摆向战国的危机”?

(6)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古代历史呈现哪一特征?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片中的人物是谁?概括材料一,归纳出他思想的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3)材料三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此举深得哪位皇帝的赞赏?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虽然

材料二  和材料三反映出秦、汉时期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统治者的目的相同,请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四: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至于西方,十八世纪儒家思想远涉重洋,对欧洲民主启蒙以至辩法思想的形成,曾经有过正面启发或触媒作用,一度备受颂扬。但随即被贬为无用之物,弃之唯恐不及。

(5)根据材料四分析,儒家思想对其它国家或地区起到怎样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儒家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