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兄弟连心建军校)

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创办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

(兄弟齐心共北伐)

材料二

(2)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北伐胜利进军,从什么地方打到什么地方?

(兄弟分心成仇敌)

材料三 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3)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蒋介石在政变后建立的政府名称?

(吸取教训继续革命)

(4)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探索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路是什么?

(历史感悟)

(5)综上所述,国共两党的关系给我们什么启示?

 

(1)黄埔军校;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2)工农的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果。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3)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5)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团结才能维护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13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创办的学校指黄埔军校。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依据材料一“……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上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可知,孙中山创办该学校的目的是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2)由图片“全国工农支持北伐”可知,工农的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果。北伐胜利进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突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蒋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攻打中心城市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但是都失败了。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分析了城市中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意识到攻打中心城市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带领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进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此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毛泽东逐渐摸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5)由国共两党的关系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日本有人评论说:“这使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有利的主要因素,一齐消失了。”这里的“主要因素”是指(  )

A. 中国内战不断,四分五裂

B. 蒋介石政府开始联共抗日

C. 日本推行全面侵华政策

D. 西安事变削弱了日本的侵华力量

 

查看答案

(题文)1936年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华北事变

 

查看答案

1936年12月12日,如下图中的两位人物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他们是(  )

A. 毛泽东和周恩来    B. 何应钦和刘峙

C. 张学良和杨虎城    D. 宋美龄和孔祥熙

 

查看答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举行了示威游行。这一运动是(  )

A. 五四运动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一二·九运动

 

查看答案

“北大营两侧,暴虐的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同我守备队发生冲突。”以电报中这一伪造的情节为借口,日本发动了(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一·二八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