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对上述材料中关于甲午战败影响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
B.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战败源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翻开古书,满纸都是“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文,我们今天读起来晦涩难懂。最早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A. 陈独秀
B. 胡适
C. 鲁迅
D. 李大钊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
A. 民主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针对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有人这样评价“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面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A. 五四爱国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