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两幅图片反映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材料二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名称及建立者?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3)材料表明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四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政治态度。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和“积极的政治态度”分别指什么?

 

(1)诸侯国数目不断减少,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2)秦朝:嬴政(秦始皇); (3)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形制和统一文字。 (4)思想: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终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政治: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解决地方上的王国问题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两幅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斗争。经过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诸侯国数目不断减少;到战国时期,当时的诸侯国只有十几个,其中战国七雄的势力较强,国家逐步走向统一的趋势日益明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朝。 (3)由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形制、统一文字。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政治上,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解决地方上的王国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1)汉朝时的西域是指哪里?张骞是哪年“始开西域之迹”的?

材料二

(2)材料二中这条古丝绸之路起点A在中国古代的哪个城市?通过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哪一大洲?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三  中国的冶金、凿井、养蚕等手工技术传到西方。西域的汗血马、葡萄、苜蓿、胡瓜等也传入中原。西汉王朝的影响直至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

(3)根据材料三西汉与西域经济交流的情况,你能看出有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请根据提示列举相关内容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一文字是    

(2)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3)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4)华佗模仿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     ,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查看答案

“时势造英雄”,请根据题意列举相关人物

(1)被称为“人文初祖”的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是    

(2)中国历史上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3)商鞅受到     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

(4)战国末期的     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查看答案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改正

(1)为巩固“普天之下”的王土,西周统治者实行禅让制。( )

改正:

(2)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改正:

(3)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钱。( )

改正:

(4)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官渡之战。( )

改正:

 

查看答案

青年歌手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

A. 208年,赤壁之战

B. 220年,曹丕称帝

C. 221年,刘备称帝

D. 222年,孙权称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