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七事变后......蒋氏的谈话,承认了共产党在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七事变后......蒋氏的谈话,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指出了团结救国的必要,这是很好的......两党的统一战线是宣告成立了。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

——杨静:《庐山谈话对全民族抗战的影响》

材料二: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进行20多次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以上的大会战,共阵亡130多万人,170多万人受伤。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为支持长期抗战,沿海地区的民族资产阶级将企业内迁;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海外华侨积极捐款捐物;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           

材料三:抗战爆发时,我党党员只有4万人;红军和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总共只有五六万人。共产党在国内外政治影响有限,军事力量弱小。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逐渐走向全国、全世界,军事力量也有了空前的发展。抗战胜利时,我党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民兵发展到260万;

(1)依据材料一,哪一事件加速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该事件发生后,中国的抗战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共产党的哪些表现赢得民心出现了材料三中的情形。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对抗日战争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1)七七事变;由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全面抗战); (2)长征的胜利;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战场,进行坚决抗战,进行百团大战等(答出2点) (3)国共再次合作,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形成了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中共力量发展壮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答出3点,或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七七事变后......蒋氏的谈话,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指出了团结救国的必要,这是很好的”可知七七事变加速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族抗战,中国抗战由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全面抗战)。 (2)依据材料二“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逐渐走向全国、全世界,军事力量也有了空前的发展。抗战胜利时,我党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民兵发展到260万”,可见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从全民利益出发,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开辟敌后战场,进行坚决抗战,进行百团大战等,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赢得民心。 (3)依据材料一“两党的统一战线是宣告成立了”“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可以得出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依据材料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进行20多次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以上的大会战”“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为支持长期抗战,沿海地区的民族资产阶级将企业内迁;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海外华侨积极捐款捐物;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 ”,可以得出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了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依据材料三“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逐渐走向全国、全世界,军事力量也有了空前的发展。抗战胜利时,我党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民兵发展到260万”可以得出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了中共力量发展壮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国成立后,在服制上明确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样式一律”,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

而只是按性别不同,场合不同加以区分。这一变化表明

A. 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平等原则

B. 西方服饰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C. 传统服饰对新式礼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D. 社会习俗变化,体现鲜明的政治色彩

 

查看答案

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中两次发展低谷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C. 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D. 中国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查看答案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道路的探索。下列不是他领导的革命活动的是

A. 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    B. 提出“三民主义”

C. 领导“二次革命”    D. 刺杀宋教仁

 

查看答案

远东国际法庭的判决书上写道:“在日军占领后最初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这种估计并不夸张,这由掩埋队及其他团体所埋尸体达155000人的事实就可以证明了。”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在南京发生的大屠杀

B. 屠杀时间之长、人员之多令人发指

C. 日本的侵华战争罪行,铁证如山

D. 参拜靖国神社,祭奠二战亡灵,违背国际道义

 

查看答案

民国八年五月二十六日,上海男女各校学生二万余人,谨在中华民国国旗之下宣誓曰:“吾人期合全国国民之能力,挽救危亡,死生以之,义不反顾,谨誓 ”。这些学生宣誓的背景是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中共一大的召开    D.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