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历史试题 >

数字与图片能够反映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记载) 材料一 (1)图...

数字与图片能够反映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记载)

材料一

(1)图一内容是对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评述?图二中的数字与哪历史事件有关?

(文字展现历史)

材料二  从1921年7月到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57人增加到人。而1927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只有一万多人。艰难的革命历程使共产党人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摘編自《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2)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再现历史)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了什么事件?图二中“三大主力会师”有何标志性意义?

(4)从图-到图二的过程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事件是什么?

(历史警钟长鸣)

材料四  日本右翼书籍

(4)如图所示书籍对南京大屠杀等史实予以否认,就日本右翼的所作所为,谈谈你的看法。

 

(1)《辛丑条约》;南京大屠杀。 (2)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3)井冈山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4)遵义会议。 (5)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是为侵略战争翻案,是日本右翼势力对侵华罪行的否定。看法:历史不容篡改;要以史为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日本只有正视历史和深刻反省过去的侵略历史,才有可能开辟未来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图一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一的内容是对《辛丑条约》的评述。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依据材料一图二中的数字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二中的数字与南京大屠杀有关。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依据材料二“从1921年7月到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57人增加到5.7万人。而1927年12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党员只有一万多人。艰难的革命历程使共产党人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及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是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图一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图一反映的是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图二中的“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的过程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事件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5)材料四日本右翼书籍对南京大屠杀、日军强征慰安妇等史实予以否认,日本右翼势力的行为是为侵略战争翻案,是日本右翼势力对侵华罪行的否定。但历史不容篡改,我们要以史为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日本只有正视历史和深刻反省过去的侵略历史,才有可能开辟未来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画》

(1)材料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

(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思想风暴)

(4)辛亥革命失败后,-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规律揭示)

(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

 

 

查看答案

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 郭沫若—创作《骆驼祥子》

B. 张骞——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C. 赵丹一一出演《马路天使》电影

D.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查看答案

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

A. 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B. 京师大学堂创办

C. 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D. 《定国是诏》颁布

 

查看答案

如果你是一位19世纪末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军事工业

 

查看答案

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了,人们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对此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 张学良

B. 佟麟阁

C. 李宗仁

D. 傅作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