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 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 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 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 创办轮船招商局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 设立京师大学堂
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的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五四运动
论述题
煤炭代替木材,为工业化突破了能源瓶颈;而工业化的发展,又使煤炭本身成为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工业部门。1700年,英国产煤为303.3万吨,而1800年是1528.6万吨,增长了5倍多。棉纺织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排进河道,使河流遭受污染。19世纪前后,一批与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啤酒、制革、制碱等工厂相继开办。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伦敦上空笼罩多天不散,这就是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过的“乌黑的、昏黄的、绛紫色,以及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19世纪,末期,伦敦每年的雾日长达90天左右。伦敦饮水大多靠泰晤士河,但是1960年前的100年间,泰晤士河河里几乎看不见一条鱼。
——摘编自《世界范围内的百年经济奇迹--荷兰、英国、美国、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请回答:
(1)“煤代替木材”作为能源主要成为“工厂”哪一机器的燃料?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围绕材料中心,体现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